大白鯊能夠遷移如此遠的距離,在澳洲和南非海岸線之間跨越 10,500 公里,這確實令人驚嘆。一條名叫「妮可」的非凡鯊魚在短短三個月內從乾斯拜到澳洲西海岸進行了一次令人難以置信的旅程,最終在九個月後返回南非東海岸。大白鯊似乎表現出一致的遷徙模式,這可能是由它們尋找食物所驅動的。
眾所周知,大白鯊沿著南非海岸遷徙,在可以發現這些鯊魚族群的特定「聚集點」停留不同長度的時間。許多這些「聚集點」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海豹居住的島嶼。南非沿海有幾個關鍵地點是大白鯊經常聚集和遷徙的地方。其中包括福爾斯灣(海豹島)、幹斯拜(戴爾島)、莫塞爾灣(海豹島)和阿爾戈阿貝(鳥島)。
DNA研究表明,雄性鯊魚傾向於探索廣闊的海洋,而雌性鯊魚則喜歡留在離家更近的地方。大白鯊似乎傾向於遵循季節性遷徙模式,尋找它們喜歡的溫度範圍,即 10 至 27°C(50 至 80°F)之間。透過衛星跟踪,人們發現某些鯊魚能夠遊歷很遠的距離,例如妮可在 12,420 個月內遊歷了驚人的 XNUMX 英里。
從歷史上看,當海豹島的狩獵季節在九月結束時,大多數大白鯊離開了該地區,直到五月才返回。福爾斯灣剩餘的鯊魚調整了它們的捕食策略,從海豹轉向魚類和較小的鯊魚。
鯊魚遷徙有許多原因,例如尋找食物來源、繁殖、調節體溫、躲避掠食者以及順應洋流。它們密切追蹤獵物物種的活動,以確保穩定的食物供應,前往特定的繁殖地進行繁殖,並調整它們的位置以保持在它們喜歡的溫度範圍內。
鯊魚還可以透過遷移來躲避掠食者或不利的條件,並在旅途中利用洋流來保存能量。
深入了解大白鯊的遷徙模式對於它們的長期生存絕對至關重要。當人們航行在廣闊的國際水域時,維護和保護脆弱的生態系統的任務變得越來越艱鉅。透過了解它們的棲息地需求、運動模式和社會生活,我們可以在保護這些非凡的生物和它們稱為家園的生態系統方面取得長足進展。
我們也分享見解 了解鯊魚的行為.